English Version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

2022-05-24 08:46:25   点击: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110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高司函(20221号)等文件精神,2022511日,西安交通大学携各合作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成功召开了《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会议围绕探索新时代新型教学组织建设和课程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了《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基层教学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等专题研讨。

本次会议由《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核工程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苏光辉教授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装置研究所副所长孙中宁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11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教研室成员参会。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

  图形用户界面已生成极高可信度的说明

虚拟教研室合作单位与专家组

教育部全国高校核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清华大学唐传祥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秋旺教授作开幕致辞。唐传祥教授指出,作为全国首次获批的唯一一个核工程类虚拟教研实验室,相信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虚拟教研室能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联合核工程领域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和国际交流,构建《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教育教学全国性的虚拟教研室云平台。王秋旺教授表示,该虚拟教研室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及国家级重点学科核能科学与工程,由陈学俊院士、贾斗南教授于1958年交大西迁之初创立,教学团队栉风沐雨一甲子,具有丰富的课程教学经验和深厚积淀。再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国内一流涉核研究高校,充分发挥各自教研优势,在后疫情时代突破地域和空间限制,创建全国性、高水平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虚拟教研室。

 

唐传祥教授与王秋旺教授作开幕致辞

在交流报告阶段,苏光辉教授首先介绍了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针对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建设方案以及西安交大热工教改实践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报告。他指出核反应堆热工是核反应堆和动力系统的核心和纽带,是核安全的压舱石,课程建设更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因此,打造面向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课程是重中之重。

 

苏光辉教授作报告

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彦平研究员阐述了从工业研发应用角度对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清华大学核能所党支部书记黄善仿副教授介绍了着眼于定向生为培养主体的反应堆热工分析教学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顾汉洋教授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专业反应堆热工水力课程体系。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潘良明教授介绍了重庆大学热工分析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哈尔滨工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昊春教授展示了专创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热工分析课程群建设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动力系副主任蔡杰进教授讲解了华南理工大学核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案列。

华中科技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系主任杨军教授示范了融合思政与创新教学资源的热工分析课程实践。

四川大学核工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周源副教授介绍了四川大学热工方向相关课程建设工作。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向宾教授概述了华北电力大学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建设实践工作。

 

虚拟教研室专家组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田文喜教授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及反馈情况,详细报告了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教学研讨工作。

 

田文喜教授作报告

在工作研讨阶段,各位老师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内容和后续规划建言献策。

 

虚拟教研室专家组交流研讨

最后,苏光辉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教育是个良心活,要秉承初心,传承西迁精神,一脉相承,薪尽火传。他指出《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必须与时俱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融合课程思政、信息化及智能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热工分析虚拟教研室,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关键问题的基础前沿性研究,力争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他提出以下四点要求:1. 打造虚拟+现实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地区限制;2. 实现科创+实践融会贯通:教学融入前沿进展,科教融合,虚拟现实相结合,增强实践能力;3. 贯穿产学研用模式思维:打破校际教学壁垒,合作单位、团队联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4. 提升国际视野竞争能力:共建国际化合作平台,共创国际合作机遇,提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通过3-5年的努力,热工分析虚拟教研室将持续吸纳核能成就前沿,锻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打造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课程,促进高校核工程学科教育水平的提升,为新形势下我国核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