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简史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交通大学(西安分部)工程物理系,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核专业之一,学科历史沿革如图所示。
1955年以后,我国政府决定要搞原子弹和氢弹,发展原子能,培养核弹及核能人才,中国从此进入“大搞原子能时代”。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教授和中国西北局、陕西省省委共同研究决定在陕西筹建陕西省原子能研究所。1958年7月,陕西省原子能研究所筹建小组8人代表团被派往北京,对有关研究所(包括中国原子能研究所)进行调研,主要学习研究所的筹建过程和组织运作。1958年9月,成立陕西省原子能研究所的计划改变,中央决定各大行政区要建设“一(反应)堆一(加速)器”、要有一所高等学校成立工程物理系,西北西南区就建在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0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工程物理系成立。在彭康校长的亲自关怀下,任命时任交通大学党委常委、人事处处长林星同志兼任工程物理系的党支部书记和系主任,成立五个专业教研室,分别为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代号810)、实验核物理专业(代号830,负责人汪立椿)、加速器(电物理)专业(代号860,负责人徐式如)、放射化工专业(代号802,负责人黄德琇)与核材料专业(代号821,负责人涂铭旌)。任命贾斗南为核反应堆工程教研室负责人,傅龙舟为党支部书记,孙国兴为教研室副负责人。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即发展为现在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成立之初,为解决师资问题,在1958年9-12月,将几位年轻教师包括朱继州、谢仲生、单渊燮、胡允中、尹邦华等调至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专业成立之初的教师都是23岁到27岁的助教,当时没有一个讲师,且都没有反应堆专业的背景,均是机械系、动力系、水利系及电机系等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这对于当时都是二十几岁的又是“改行”的青年教师来说,任务艰巨又繁重,采取了“边干边学”和“边学边干”的方针,发扬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勇敢地担任起创建专业和培养学生的任务。1958年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成立之后,分为三个教学小组:核反应堆热工计算和结构组、核反应堆物理组(后又分物理试验组及物理计算组)以及核反应堆控制组;朱继州老师担任物理组组长,傅龙舟兼任控制组组长,热工组组长由当时内燃机专业的五年级学生张慎良担任。两三年后,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教师人数就增加到了40多人,还有一批实验室实验员和工人,教师主体为热工组和物理组。
为了尽早培养出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学生,学校决定从全校各专业抽调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从三年级办起,一年后就开设专业课,1961年夏就要有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毕业生。1958年9月份,有一大批学生从其他专业被抽调到反应堆专业,大部分为开学上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另外抽调将要读五年级的学生请清华大学工物系代培(当时大学本科为五年制,清华大学为六年制),其中包括之后留在核反应堆工程教研室的教师喻真烷、俞保安、高子林、沈时芳、翟兴耀等。这样,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在1961年就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之后几届的毕业生大多是分配到中国核动力院(核一院)、北京的核二院(核工业设计院)、兰州404厂及武汉锅炉厂等核工业系统单位。
上世纪60年代,国内还有好几所大学也开办了反应堆专业或者工程物理系,但是由于1958-1960三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贯彻《高教六十条》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中科大、哈工大等高校的反应堆专业都统统下马,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为数不多的高校保留了工程物理系。当时高校内工程物理系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和人才培养,基本没有科研任务。
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家决定发展核电,在上海成立了728工程设计队,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拟建设重水反应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部分教师俞保安、于文砚、谢仲生、张春璘、尹邦华、朱继洲、连国钧1975-1976年承担协作任务,先后赴上海728院、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参与了相关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但由于我国当时核电发展缓慢,西安交大的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建设遇到了各种困难,被确定为长线专业,一直处于艰难的发展之中,1979年专业甚至曾一度面临被撤销的境地。文革期间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从1973年起,共招生了四届工农兵大学生。但从1973年到1982年间毕业学生中有相当部分从事其他行业工作。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专业名称曾改为“核能与热能工程”。全系教职员工在艰难的岁月中,坚持奋发向上,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核工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建立了热工水力水回路和我国高校第一座钠试验回路,积极开展压水堆和快中子增殖堆的研究,储备了技术和人才。在此时期,值得一提的是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从1978年恢复了正常招生,反应堆81班共招生58名学生,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4岁,他们中有工人、农民、知青、教师、退伍军人和国家干部等。反应堆81班这一届学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四年大学生活,他们积极拼搏、勇于进取,毕业后30多年涌现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教授,我国各大核电基地、研究设计院领导和专家,有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司局级领导,有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朱继洲教授曾专门为此撰文“英才辈出的反应堆81班”,发表于2012年2月的《校友之声》。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万物复苏,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面貌一新,核科学与技术系不失时机地抓住发展机遇。学科于1981年取得了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核反应堆工程和核反应堆安全),在陈学俊院士的领导下,1986年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是高校教学单位中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唯一单位)。科研方面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同时,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除了培养全日制学生外,自1985年起与广东核电合营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携手开展了高层次的核能人才培训工作,并于1995年正式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核电培训中心,为我国核电建设事业和国防核动力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纪之交,核能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1997年专业更名为核能科学与工程系。2003更名为核科学与技术系,获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批准成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本科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6年值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成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年"核能科学与工程"被批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8年本科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学科专业。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2014年获批“核电厂与火电厂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2015年获批“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先进核能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科研基地。经过近60年持续不断的建设与积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成为我国核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国家核工业和国防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5年以后,我国政府决定要搞原子弹和氢弹,发展原子能,培养核弹及核能人才,中国从此进入“大搞原子能时代”。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教授和中国西北局、陕西省省委共同研究决定在陕西筹建陕西省原子能研究所。1958年7月,陕西省原子能研究所筹建小组8人代表团被派往北京,对有关研究所(包括中国原子能研究所)进行调研,主要学习研究所的筹建过程和组织运作。1958年9月,成立陕西省原子能研究所的计划改变,中央决定各大行政区要建设“一(反应)堆一(加速)器”、要有一所高等学校成立工程物理系,西北西南区就建在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0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工程物理系成立。在彭康校长的亲自关怀下,任命时任交通大学党委常委、人事处处长林星同志兼任工程物理系的党支部书记和系主任,成立五个专业教研室,分别为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代号810)、实验核物理专业(代号830,负责人汪立椿)、加速器(电物理)专业(代号860,负责人徐式如)、放射化工专业(代号802,负责人黄德琇)与核材料专业(代号821,负责人涂铭旌)。任命贾斗南为核反应堆工程教研室负责人,傅龙舟为党支部书记,孙国兴为教研室副负责人。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即发展为现在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成立之初,为解决师资问题,在1958年9-12月,将几位年轻教师包括朱继州、谢仲生、单渊燮、胡允中、尹邦华等调至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专业成立之初的教师都是23岁到27岁的助教,当时没有一个讲师,且都没有反应堆专业的背景,均是机械系、动力系、水利系及电机系等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这对于当时都是二十几岁的又是“改行”的青年教师来说,任务艰巨又繁重,采取了“边干边学”和“边学边干”的方针,发扬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勇敢地担任起创建专业和培养学生的任务。1958年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成立之后,分为三个教学小组:核反应堆热工计算和结构组、核反应堆物理组(后又分物理试验组及物理计算组)以及核反应堆控制组;朱继州老师担任物理组组长,傅龙舟兼任控制组组长,热工组组长由当时内燃机专业的五年级学生张慎良担任。两三年后,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教师人数就增加到了40多人,还有一批实验室实验员和工人,教师主体为热工组和物理组。
为了尽早培养出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学生,学校决定从全校各专业抽调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从三年级办起,一年后就开设专业课,1961年夏就要有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毕业生。1958年9月份,有一大批学生从其他专业被抽调到反应堆专业,大部分为开学上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另外抽调将要读五年级的学生请清华大学工物系代培(当时大学本科为五年制,清华大学为六年制),其中包括之后留在核反应堆工程教研室的教师喻真烷、俞保安、高子林、沈时芳、翟兴耀等。这样,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在1961年就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之后几届的毕业生大多是分配到中国核动力院(核一院)、北京的核二院(核工业设计院)、兰州404厂及武汉锅炉厂等核工业系统单位。
上世纪60年代,国内还有好几所大学也开办了反应堆专业或者工程物理系,但是由于1958-1960三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贯彻《高教六十条》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中科大、哈工大等高校的反应堆专业都统统下马,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为数不多的高校保留了工程物理系。当时高校内工程物理系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和人才培养,基本没有科研任务。
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家决定发展核电,在上海成立了728工程设计队,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拟建设重水反应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部分教师俞保安、于文砚、谢仲生、张春璘、尹邦华、朱继洲、连国钧1975-1976年承担协作任务,先后赴上海728院、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参与了相关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但由于我国当时核电发展缓慢,西安交大的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建设遇到了各种困难,被确定为长线专业,一直处于艰难的发展之中,1979年专业甚至曾一度面临被撤销的境地。文革期间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从1973年起,共招生了四届工农兵大学生。但从1973年到1982年间毕业学生中有相当部分从事其他行业工作。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专业名称曾改为“核能与热能工程”。全系教职员工在艰难的岁月中,坚持奋发向上,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核工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建立了热工水力水回路和我国高校第一座钠试验回路,积极开展压水堆和快中子增殖堆的研究,储备了技术和人才。在此时期,值得一提的是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从1978年恢复了正常招生,反应堆81班共招生58名学生,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4岁,他们中有工人、农民、知青、教师、退伍军人和国家干部等。反应堆81班这一届学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四年大学生活,他们积极拼搏、勇于进取,毕业后30多年涌现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教授,我国各大核电基地、研究设计院领导和专家,有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司局级领导,有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朱继洲教授曾专门为此撰文“英才辈出的反应堆81班”,发表于2012年2月的《校友之声》。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万物复苏,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面貌一新,核科学与技术系不失时机地抓住发展机遇。学科于1981年取得了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核反应堆工程和核反应堆安全),在陈学俊院士的领导下,1986年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是高校教学单位中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唯一单位)。科研方面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同时,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除了培养全日制学生外,自1985年起与广东核电合营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携手开展了高层次的核能人才培训工作,并于1995年正式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核电培训中心,为我国核电建设事业和国防核动力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纪之交,核能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1997年专业更名为核能科学与工程系。2003更名为核科学与技术系,获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批准成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本科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6年值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成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年"核能科学与工程"被批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8年本科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学科专业。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2014年获批“核电厂与火电厂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2015年获批“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先进核能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省部级科研基地。经过近60年持续不断的建设与积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成为我国核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国家核工业和国防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